草果

食材简介

草果具有很特异的香气,味辛、微苦,是一种调味香料,草果具有特殊浓郁的辛辣香味。草果是姜科豆蔻属植物,别名草果仁、草果子。茎丛生,高可达3米,全株有辛香气,地下部分略似生姜。蒴果密生,熟时红色,干后褐色,不开裂,长椭圆形。种子多角形,有浓郁香味。草果干燥的果实被用作中餐调味料和中草药,分布于中国云南、广西、贵州等地。

营养价值

草果的香辛成粉主要为挥发油中的反-S-烯醛(Trans-s-undecenal)。除此之外还含有香叶醇(Geraniol)和草果酮(Tsaokone)。 草果补充信息: 草果根据炮制方法的不同分为草果仁、炒草果仁、姜草果仁、煨草果仁,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,密闭,置阴凉干燥处。 草果食疗作用:草果味辛,性温;归脾、胃经;芳烈燥散具有燥湿温中,辟秽截疟的功效 主治胸膈痞满,脘腹冷痛,恶心呕吐,泄泻下痢,食积不消,霍乱,瘟疫,瘴疟,还能解酒毒,去口臭。

功效与作用

燥湿除寒,祛痰截疟,消食化食。 生长习性: 喜温暖湿润气候,怕热,怕旱,怕霜冻。草果喜年均气温15-20℃的凉爽气候。适宜在树木稀疏(透光度约40%);富含腐殖质,排水良好而湿润的阴凉地带生长。 地理分布: 草果生长于热带、亚热带湿热荫蔽的阔叶林中。云南独有,主要分布于红河、文山、西双版纳、德宏、保山、思茅、临沧等地州的31个县,以金平苗族瑶族自治县(被称为"青果之乡")出产最多。草果芽生长在金平县马鞍底乡的原始生态老林中,春、夏季节盛产,属于纯天然、无污染的绿色食品,味道独特,可凉拌食用,具有药用价值。 品种分类: 草果按果实颜色分棕色和红棕色两种。草果果实呈椭圆形,长2至4.5厘米,直径1至2.5厘米。表面棕色或红棕色,具3钝棱及明显的纵沟及棱线,先端有圆形柱基,基部有果柄或果柄痕。果皮坚韧,内分3室,每室含种子7至24粒,多集结成团,黄棕色或红棕色。气芳香,味辛、辣。以个大、饱满、色红棕、气味浓者为佳。 药物特性: 草果最早史载于明代,我国云南是草果的主产地,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。草果是药食两用中药材大宗品种之一,食用量大于药用量。草果具有燥湿健脾,除痰截疟的功能。主治脘腹胀满,反胃呕吐,食积疟疾等症。好多中成药离不开它的配方,如透骨搜风丸、益肾丸、开郁舒肝丸、宽胸利膈丸、洁白丸等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的需要,草果的用途和用量将越来越大越多。 用药宜忌: 气虚或血亏,无寒湿实邪者忌服。 ①《本草蒙筌》:大耗元阳,老弱虚羸,切宜戒之。 ②《本草经疏》:凡疟不由于瘴气;心痛胃脘痛由于火而不由于寒;湿热瘀滞,暑气外侵而成滞下赤白、里急后重及泄泻暴注、口渴;湿热侵脾因作胀满或小水不利,咸属暑气温热,皆不当用。 ③《本草备要》:忌铁。 宜:脘腹冷痛、食积不化,或饮食不香、呕吐反胃者宜食。 忌:气虚或血虚的体弱者切勿多食,以免耗伤正气;阴虚火旺者也不可服,防其温燥伤阴。 草果做法指导: 1. 草果忌铁。 2. 用于寒湿阻滞脾胃、脘腹胀满、疼痛及呕吐腹泻等症,可与草豆蔻、厚朴等同用。 3. 用于疟疾,对山岚瘴气、秽浊湿邪所致的瘴疟尤为常用,可与常山、柴胡、知母等配伍。 烹调用途: 草果具有特殊浓郁的辛辣香味,能除腥气,增进食欲,是烹调佐料中的佳品, 被人们誉为食品调味中的“五香之一”。 草果用来烹调菜肴,可去腥除膻,增进菜肴味道,烹制鱼类和肉类时,有了草果其味更佳。 炖煮牛羊肉时,放点草果,即使羊肉清香可口,又能驱避羊膻味。调制精卤水和烹制肉类、菜肴等增香,如草果煲牛肉;又如云南特产封鸡中亦采用草果增香。 宜忌:气虚或血亏、无寒湿实邪者,应忌食草果。